close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參與同學們百去不膩的墾丁,除了走灶咖的行程胸有成竹的我也有想去的地方了,謝老闆也有Idea,像雙流風景區、多良車站都是不錯的景點。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前晚先到恆春過夜這樣隔天一早就可以開始RUN行程,開夜車~走,半夜的恆春已溼答答開始擔心起天氣,到了早上...哇勒~比想像還遭下起大雨了,繼續睡回籠覺?都來到這兒還是依原行程往台9線的「雙流風景區」出發,因為下雨雙流風景區已不適合踏青,原本多良車站只是提議景點卻成了雨備景點,繼續沿台9線越嶺大武山到台東,結果天氣還是不佳也是間歇大雨,原來全台都在下雨。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95年7月1日廢站的多良車站,曾被鐵道迷譽為全台灣最美的車站,據說有位多良國小的老師每日搭乘普通車通勤,所以台鐵特別關照未依計畫廢站,一直等到這位老師退休後才將多良站給廢站,想像在晴朗天候車時享受著面對使人心情開闊的湛藍太平洋和聆聽讓人漫活的海濤聲 ! 哎~ 今天煙雨濛濛偶陣雨,心境怎能漫活呢!一切動作都慢慢來了。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之後多良國小也廢校了,因八八風災也重創台東太麻里溪流域的太麻里鄉及金峰鄉,因夾帶大量的漂流木滾滾而來成為災後的特殊景象,部落在多方協助下選擇已廢棄的多良國小作為部落發展「向陽薪傳」木工坊創作基地,成功開啟了漂流木工藝創意產業新希望。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 看似再普通不過的板凳,卻是用不須一根釘子的榫接工法做成的。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雨備行程已觸及太麻里金崙村,該回程往計畫的旭海前進。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再見台東!


循台9線轉199縣道往旭海,途中經過東源村哭泣湖,依然下著大雨,只能隔著車窗欣賞被雨滴攪亂原本寧靜湖泊,現在卻成為嚎啕大哭的哭泣湖。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經過東源社區有一處驚艷的地方,原來這裡有許多的溼地遍植野薑花,夏天花季時四處都可以看到滿滿的野薑花,正時入冬當然看不到。讓人慢活的東源地區是會讓人駐足流連忘返的地方,有機會還要再回來。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N年前來過旭海,當時沒有溫泉也沒有Villa只有一處旭海草原偶爾遊客來攬勝,是一處恬靜與世無爭的小村落,現在有許多的人從南田走過來,因為保育讓阿朗壹古道熱門起來。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天色漸暗依台26線往此行目的地墾丁出發,記得上次來走旭海大草原,之後也是從剛解除軍管的台26線(旭海-港仔段)去墾丁的,台26線曾因為電影「海角七號」也熱鬧過一陣子。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晚安!來去墾丁,動吱~動吱~


 
晨喚早安!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雨在前晚停歇了,第二天行程雖沒有豔陽但只要不下雨都還好,其實陰天很適合踏青不會逛到滿頭大汗,說我啦!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同鞋們來墾丁已完全放鬆了,只剩我還在熱血澎湃
1874年(清同治13年,日明治7年),琉球籓民因船難漂流到台灣東南部登岸遭排灣原住民殺害,日本借船難為由出兵台灣原住民部落的軍事行動史稱「牡丹社事件」,所以今天的行程就是這個 !



「琉球藩民五十四名墓」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1871年(清同治10年),琉球人因颱風漂流至恆春八瑤灣附近遭排灣族人殺害,被害者屍首由楊友旺及客籍張眉婆等人以一塚安葬於屏東縣車城鄉統埔村落邊,以後日軍每年給付年金囑咐林阿九家族代為祭祀,1925年(大正14年)當年倖免於難琉球人發起琉球藩民墓整修,1926年(大正15年)藩民墓開始整修於1927年(昭和2年)完工,1978年(民國67年),沖繩史家又吉盛清來台並推動「臺灣遭害者之墓」與「琉球藩民墓」改修工作,1981年(民國70年),取得屏東縣政府、車城鄉公所同意興工但墓碑上的「大日本」三字塗掉,民國89年碑文上的「大日本」字樣再恢復碑體原貌。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來墾丁玩還來找墳墓的人應該不多吧!



「石門古戰場紀念碑」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199縣道旁石門古戰場紀念碑,從停車場走階梯可登上虱母山(H370m)頂,便有「澄清海宇還我河山碑」與「忠魂碑」基座。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1895年(清光緒21年),因馬關條約台灣割讓予日本,日本總督府於1936年(昭和11年)在石門隘口虱母山上興建「西鄉都督遺績記念碑」,為表彰西鄉從道的光榮勝利。唯台灣光復後屏東首任縣長張山鐘認為該碑有辱國風,便將西鄉紀念碑撤換成澄清海宇還我河山,以彰顯原住民誓死不屈的偉大精神。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西鄉都督遺績記念碑」原跡舊照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紀念牡丹社事件陣亡日軍的「征蕃役戰死病殁忠魂碑」。現今「忠魂碑」碑體已毀棄,僅留基座,遷建於西鄉都督遺跡碑之側
「征蕃役戰死病歿者忠魂碑」原跡舊照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台灣沒有花崗岩,所以這裡碑石材料都是遠渡重洋而來,可能是從金門、福州運來的。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據說「忠魂碑」原本位於199縣道路旁,在修築縣道時被拆除棄置,後來改建於這高台上,後來只剩基座,忠魂碑已被丟棄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在「忠魂碑」基座左後方下切約一米草叢,還可以找到忠魂碑體的「碑」字部份,那「忠魂」的部份呢?可能還在更下面的地方,還沒練就神功便無緣窺探。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從虱母山頂的展望可環顧四週,最開闊的視野為四重溪溫泉區及四重溪流域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另一邊展望是石門天險,那裡就是「石門戰役」的發生地
離開時遇見一位背著大行李箱的阿伯正爬著階梯往紀念碑方向來,待我們回到停車場見到一輛應該是那阿伯的機車,我又在胡思亂想了!想自己如果也到了這般年紀時,會不會還有不老騎士的精神?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來墾丁爬山的也不多吧!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四重溪在此縮成一處小峽谷,兩山對峙型成天險的隘口,是「石門古戰場」(今屏東縣牡丹鄉石門村)為牡丹社事件主要戰場,當時日軍與牡丹社頭目因談判破裂並約定於此石門隘口決一死戰,1874年5月22日,日本陸軍中校佐久間左馬太(第五任台灣總督)率隊進抵石門天險時,遭到牡丹社原住民強烈抵抗,直到日軍取得制高點使情勢逆轉原住民敗逃,牡丹社頭目阿祿古父子以下16人於此役戰死。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牡丹社事件紀念公園有一處利用廢棄軍營舍的自導遊客中心,領略百餘年前牡丹社及高士佛社原住民據天險對抗日軍入侵的古戰場,回想這改變台灣命運關鍵的歷史也影響日後台灣文化與民族認同,因對日本文化高度崇拜許多哈日族多希望自己是日本人,只能應證國父說的:中國人是一盤散砂!我們民族劣根性要融合日本人,他們應該會害怕也不願意跟我們是一國吧~哈,在牡丹社事件後清廷開始重視台灣這個蕞爾小島,沈葆楨奏請辦理台灣防務及開築後山三路(北路蘇花古道、中路八通關古道及南路崑崙坳古道)進行開山撫番工作。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來聽慢慢來講古喔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經過四重溪溫泉區,不洗溫泉來帶等路給"溫阿母",四重溪的鹹鴨蛋粉香不會很鹹。咦~老闆是從隔壁 7-11 過來,關係企業? 說來幫忙的啦!

 



「龜山」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再來一處登高攬勝的地方「龜山」,不是登龜山島,全台有許多的龜山,這次是來車城的龜山,龜山因遠望山狀似龜殼而得名,海拔72公尺視野佳,有木棧道可登頂好走平緩上升,史前遺址在此出土是台灣考古學的重要發現地。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北邊的展望視野寬闊,中央山脈南段尾稜,車城福安宮、海生館的研習宿舍,保力溪與四重溪的出海口的「瑯嶠灣」,牡丹社事件發生時日軍就是從前方海灣瑯嶠灣登陸,並建立大本營。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往東望,低山丘陵一路迤邐而下,瞭望恆春的縱谷平原,包括保力村、遠方的虎頭山、三台山,還有五里亭機場都清晰可見,↓ 下方是射寮的農田聚落。從西邊看過去,映入眼簾的是台灣海峽,而今日海洋生物博物館也在龜山西岸靠海處設館。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南邊看見海生館就在山下週圍有裙礁海岸、大平頂台地與後灣港等怡人的美景盡收眼底美不勝收,在龜山頂看大平頂與後灣海岸風景,海生館入口處有待會要去參觀的軍本營碑。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沿著龜山步道從開始至山腰處兩側,可以看見許多數不清的高位珊瑚礁代表性植物。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鵝鑾鼻燈籠草,景天科燈籠草屬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日軍在進擊牡丹社之後便在楓港、豬勞束(滿州鄉里德村舊名)海岸把守蕃地入口也在龜山駐營,曾是日軍重要的軍事要塞,所以也遺留有廢棄的軍事坑道。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進入海生館,巧遇上午在「石門古戰場」的不老騎士,糟糕~被發現了。

 


「討蕃軍本營地」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明治七年討蕃軍本營地」,1874年(明治7年)5月22日,西鄉從道征台部隊三千多人自瑯嶠灣(今車城鄉射寮村)登陸展開牡丹社事件的戰端,直到同年12月收兵返國其間半年時間駐營在此區域。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1916年(大正五年),日人為頌揚該次戰役,遂在昔日的駐營地立碑紀念。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台灣光復後,仇日織盛本碑的碑文已遭破壞,但碑身與碑座仍然保持舊貌,當地新建海洋生物博物館亦被保留成為新的參觀景點。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參觀討蕃軍本營地碑後,說來去海生館喝杯咖啡,結果...看到企鵝了,哈哈哈~爽~祕密!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這是輪家第一次看到企鵝耶,真的有可愛,尤其是跳下水和從中水躍上岸時的動作Q...哈~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 從海生館看龜山,這一側的山形就不會感覺有72米高了。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終於放晴了,這才是屬於墾丁的天氣,但這是我們在墾丁遊的最後一天...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吃午餐,於是經過阿嘉的家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還有一條“走灶咖"的路線還沒去,就是200線道,那就走完他吧!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我們墾丁達人終於有了很讚的行程,舉雙手贊成,什麼"門"瞎米"馬山" ? 是「門馬羅山」,好好好~
沒去過,門馬羅山在恆春、滿州交界高度為305公尺,不是標高82公尺的「夫妻樹」喔 ! 門馬羅山地形開闊景觀優美,日據時期山上廣植瓊麻,山徑難分上山容易迷路故閩南語稱「摸無路山」,中文音譯為「門馬羅山」一直給人神秘美感。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but達人又有驚人之舉說要去登門馬羅山,什麼~我是來渡假的不想爬山,還說上去只要一個小時,天吶~我看那山形直說不可能,於是就僵持不下,因前方已無法讓車迴轉只好借露營地來倒車也受到老闆的接待順道參觀該營地,覺得在這裡露營不錯耶,寧靜空氣又好,為化解僵局趕緊請教在地A老闆了解門馬羅山的山況,待老闆回應後才讓達人心服口服,短短幾個小時來回是困難的,至少需要一天的時間還要有足夠的登山裝備,真是服了達人的自信,原來我們的達人也是從旅遊書籍得到資訊,亦將附近夫妻樹解釋成了門馬羅山主山。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總有新鮮事!因為借地倒車而結識營地老闆,他也很樂意介紹附近的私房景點讓我們嚐鮮,新發現 ! 對面山腰橫狀建築物?據營地老闆說,原來這裡是藝人豬哥亮出國深造的地方?哈~好棒的八卦新聞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門馬羅山爬不成就來營地老闆介紹附近的丘陵踏青也就是書上說的門馬羅山,在這兒可觀看雄偉的門馬羅山與大尖山,道路盡頭有一景「夫妻樹」,其背景是有台灣小瑞士之稱的滿州鄉,沿吉普車的路徑走登高遠眺遍地草坡的丘陵地,走到盡頭便發現有兩株木麻黃豎立在此相依相偎宛如一對恩愛夫妻,地方以「夫妻樹」稱之,但是其中一棵只剩枯立木。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開放大陸客來台觀光,以往“走灶咖"的景點,現在都是大陸遊客...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這些不起眼的地方,是我菜也是我的最愛...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賦歸,阿嘉也離開墾丁了...

2012/11/17-19 來墾丁取暖,也來面對牡丹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慢慢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