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_MG_2647.jpg
於「蘇花古道」與「蘇花公路」的關聯?牡丹社事件後清廷開始重視臺灣這個蕞爾之地,沈葆楨奏請朝廷辦理臺灣防務與開築後山三路(北路蘇花古道、中路八通關古道及南路崑崙坳古道)進行開山撫番。1874年(清同治13年),福建陸路提督羅大春奉旨駐軍蘇澳開築清代後山北路也就是今天蘇花古道的緣起,然而蘇花古道與現在的蘇花公路是並無直接關聯的兩條道路,與蘇花公路有關聯其實是日據時期所開闢的道路,不同時期的道路卻都同樣蜿蜒盤旋在蘇花的海岸間。



Day 3 花見幸福→楓林步道→慶修院→吉農冰城→靜思精舍→新城分局(研海支聽舊址)/新城神社舊址→匯德遊憩區→南澳震安宮(羅大春開路紀念碑)→南興冰店→慶安堂(開路先鋒爺)→南方澳→國5→台2→澳底→台2→國3→新竹

_MG_2609.jpg
離開民宿後,前往附近景點楓林步道

1910年(明治43年),日人曾移民在此設立「荳蘭移民指導所」並由四國德島縣移民過來,因移民多來自於德島縣吉野川沿岸故將此地取名為「吉野」,光復後更名為吉安鄉,當時這裡經過周詳規劃與開發,所以從「楓林步道」可以眺覽阡陌縱橫的吉安街道,鄉村街景和在北海道富良野見到的感覺是一樣耶,地緣的關係這裡可以俯瞰整個花蓮平原從新城到壽豐和海岸山脈北側及花東縱谷北側,都能盡收眼底。

_MG_2610.jpg


前方整個平原俗稱奇萊平原,左方的山丘是美崙山,右邊山丘就是海岸山脈。


 最遠方的新城地區,左邊山丘是中央山脈,在中央山脈前方平原以前稱七腳川舊部落,在右邊一點美崙山附近就是吉野移民村。
↓ 花蓮市及花蓮港


↓ 花東縱谷

 




 慶修院週一休館!算了~來去附近的吉安農會吃冰吧!


 

_MG_2656.jpg

來警察局做什麼?日據時期這裡曾設有「新城支廳」,1920年(大正9年)內太魯閣支廳與新城支廳(外太魯閣)進行合併,為表張第五任總督佐間久佐馬太功績,依其別名研海把合併後的支聽改稱為「研海支聽」,這裡就是當時內外太魯閣地區最高行政單位,今非昔比研海支聽舊址建物都早已拆毀改建為警察局,現在還留有遺跡只剩當時的圍牆。


_MG_2659.jpg

 


 

_MG_2664.jpg

去年和姊妹淘來新城找午餐不小心經過「新城神社」姊妹淘花蓮遊...,今年有機會再來花蓮就停留新城久一點,哈~下次有機會走台11線那就是大港口吉浦鑾為重點嘍,到時候會跟誰來花蓮呢?新城地名由來,1875年(清光緒元年)羅大春開築北路到花蓮跟隨移民在此建立新聚落此地故名為「新城」,到了日本殖民依然沿用此地名,新城可說是漢人開發東部第一個根據地和宜蘭頭城的意義相同。新城神社由來1896年12月(明治29年)新城監視哨士兵因欺辱當地玻士林社少女引發太魯閣番社激憤,在漢人通事李阿隆協助策動下故將結城少尉等計23名官兵全數殲滅史稱「新城事件」,此事件也埋下日後的五年理番計畫首役1914年(大正3年)「太魯閣番討伐戰」的導火線,日人為紀念殉難人員於營區附近建立遭難碑,俟理蕃政策穩定後於現址建立神社以為紀念,台灣光復後神社由國民政府接管後來由新城天主堂買下了神社的土地興建教堂與宿舍,因此部份神社遺蹟躲過毀壞運動而被保存下來,當年主殿也已改為聖母亭

_MG_2668.jpg

從最外頭表有新城公園的大鳥居走進來到底左側,即見到已坎入天主教會的第一鳥居。
循表參道沿途兩側有屬於春日神社西屋式的石燈籠,昔日莊嚴的石燈籠現在都已漆上橘色油漆,有的也成了圍牆的間柱,真好用...
_MG_2672.jpg 


_MG_2680.jpg

走到裡面規模最小的第二鳥居除了兩旁石燈籠還有位於鳥居兩側的神獸
置於兩側的神獸不清楚都會以為是石獅子其實是狛犬(こまいぬ),神獸所表示著即將從外面俗界進入到神聖的空間,因為神獸被視為可以看到陽陰兩界的代表動物,所以當他們看見阿飄時 一隻會亂叫另一隻則不敢叫?不是這樣啦!兩側神獸的眼神都是凝望著表參道,一隻張嘴而另一隻是閉嘴的,右邊張嘴的代表為「阿」,左邊閉嘴的就是「吽」為梵文音譯分別表示萬物「開始」與「結束」,神社的神獸狛犬是高麗犬,因為佛教從中國經高麗再傳到日本,石獅子在印度、中國是有的,可能獅子太大隻也太兇,傳不到韓國與日本所以高麗犬就是神社的神獸了。


_MG_2683.jpg

_MG_2686.jpg

當時的「拜殿」位置,現在成為石板地,「主殿」也改為聖母像,看圖說故事,我老弟老妹進來後,已可以細述道出這裡有關於神社的陳設名稱位置,耳濡目染比我還深,還沒看到的他們都已經發現了,以前帶他們古蹟遊覽都沒有白去了。
神社主殿是整個神社最神聖的空間,在主殿、拜殿周圍空間都種有松柏類的樹為「神體林」,周圍也都種植常綠植物使這個空間感覺莊嚴的氣氛,現在置身倉勁碧綠環境就顯得十分幽靜,開始害怕阿飄會出來。
_MG_2687.jpg

 


 

_MG_2701.jpg
 位於台9線蘇花公路上174K處匯德隧道北口的「匯德遊憩區」,這裡有一段是將舊蘇花公路整修為匯德景觀步道長約一公里,可供步行觀景,是誰把隔離鍊條拆掉,那就不客氣了直接把車開進去。

7179350776.jpg


光復後將臨海道路列入省轄道路改稱為「蘇花公路」,當時蘇花公路採行管制方式放行,從北往南設有蘇澳、東澳、南澳、谷風、和平和崇德共六處管制站,直到民國79年10月25日闊寬後才改為雙向通車,加寬的公路使得車輛更加絡驛頻繁,時至今日。

_MG_2702.jpg

如果,跨越欄杆向前走,走過落石路段前方遠處就是舊清水隧道,好國民當然不會跨越欄杆,因為不夠好膽啦!哈~
就地形位置來區分,這裡廣義全稱為「清水斷崖」,但依狹義來說
南方斷崖應為 「得其黎斷崖」,而 清水斷崖」呢?就在身後北部。
_MG_2708.jpg


_MG_2720.jpg
 以石砌做為矮牆護欄,石材來自於匯德隧道開鑿時的廢棄土石


途中觀景台原本有一條「匯德步道」,可沿著木梯往下走可通往海岸,因為掏空、鹽害已封閉不再開放
從觀景台眺覽北方的「清水斷崖」,看到大理石岩層及欣賞海水顏色變化,還有隱約可見的舊蘇花路跡,這裡是清水斷崖與得其黎斷崖的分界處
_MG_2709.jpg

_MG_2727.jpg

 景觀步道有一處看得到花東幹線鐵道,想說~如果有火車經過感覺更棒,有聲音耶!才等一下子~真的有火車來了,雖然只是E300型機關車拉一節守車駛進「新清水隧道」但這樣就已經令人非常興奮了。

 




_MG_2738.jpg
↑↓ 這裡的海好藍好藍喔!想哼那首「藍色啤酒海」,歌詞:我的我的小孩,Oh My Little Baby,啤酒變成的海一生是個夏天,我的我的小孩,Oh My Little Baby,啤酒變成的海一杯可以喝一年...」喝到Two~哈。
經過「和清隧道」後可覽勝壯闊的清水斷崖,羅大春曾在《臺灣海防並開山日記》所描述:「大濁水、大清水一帶,峭壁插雲,陡趾浸海;怒濤上擊,炫目驚心,軍行束馬捫壁,蹜蹜而過,尤深險絕」,大濁水即現今和平溪;大清水為現今和仁良里溪(國家公園北界),當時開築後山北路時當遇到斷崖險阻,在沒路又不能跳踴而過時都只能選擇切稜而上再下,所以那時候到達這裡的人都恨苦惱沒有藍色啤酒海的浪漫吧!
_MG_2735.jpg

 



_MG_2743.jpg

蘇花高的興建正吵得沸沸揚揚,蘇花海岸危崖聳立,山海之間有一條通往天險的路,自古山海攔阻、路隨山轉、瘟瘧叢生、番人劫殺,羅大春奉命開闢後山北路,道路曲折迂迴,上下起伏又大,遇險阻須高繞上稜再下切至平土,經潮浪間也只能跳踴前進,「平路一丈,山蹊六尺」為準之路,俾能通行輿馬,蘇花古道北起蘇澳,沿途經東澳、大南澳、大濁水、大清水、得其黎(秀林鄉崇德村至立霧溪一帶)、新城、加禮宛(新城鄉嘉里村)、岐萊(奇萊;花蓮市)、花蓮港北岸,再經木瓜溪(吉安鄉與壽豐鄉交界處附近)到吳全城(壽豐鄉志學村到平和村吳全社區一帶)、大巴籠(太巴塱)、周塱社,最長到秀孤巒水尾(瑞穗),全程總計308里,若以今日計程,古道從蘇澳到花蓮瑞穗全程174公里。在羅提督開路紀念碑碑文中記錄的「...斧之、斤之、階之、級之、碉之、堡之、山貓、怪手之...」後面兩個沒有啦!看得出當時開路工法的簡陋與艱辛,道路僅短短一年內就完成了,這樣開路速度和工事只能勉強通過不能長久使用又因番人劫殺事件,使路人罕至,道路乏人維護,後來幾乎埋沒荒野中,以目前國家步道系統設計規範之第二類步道(保有自然狀態、局部整修),對一般民眾的困難度屬高等級。到了日據時期,日本人以北路為基礎開闢了「大南澳路」以及「沿岸理番道路」,之後依等高線測量,排除山路起伏所開築較平緩的「東海徒步道」,乃至為了可以行駛車輛,耗時13年9個月修築的「蘇花臨海道」就是今天蘇花公路的前身,日本人所開闢的路段從蘇澳到花蓮,全路程僅有後山北路的三分之二,但蘇花古道與東海徒步道及之後的臨海道是完全沒有重疊的兩條道路!在當時蘇澳到得其黎之間,屬峭壁崚嶒,難通輿馬,且無可耕之地,現在經過台9線蘇花公路每座隧道的上方,循著漫漶舊跡都還有後山北路與沿岸理番道路的足跡。

_MG_2745.jpg
羅大春開路紀念碑碑文:
大清同治十三年六月丙戌   福建陸路提督黔中羅大春欽奉諭旨   巡防臺朔   開禁撫番
秋七月癸丑   師次蘇澳   八月辛未   達大南澳   初   臺澎道江右夏獻綸以千人伐木通道
自蘇澳及東澳   七月戊午   還郡東澳   以往萬山茸然   恒古未薙   兇番伏戎   大為民害
大春徵募濟師   斧之   斤之   階之   級之   碉之   堡之   又從而以番說番   招撫之
於戲   軍士縋幽鑿險   宿瘴食雱   疫癘不侵   道路以闢   朝廷威福也   將校用命也
不可不紀   囑幕次三衢范應祥撰文   三山應道木書丹   龍眠方宗亮   齊安高士俊選石勒諸大南澳道左
黔中馮安國   監造

蘇花古道剛開始為夏獻綸負責開築,從蘇澳到了東澳段,再由羅大春接收繼續開路。

 



_MG_2746.jpg
 火車來了!42車 E400-莒光號經過
 



P1010156.jpg
 返回蘇花公路,順路在「南興冰店」吃冰,吃冰時~被這製冰機所吸引,今天還吃了真多冰,一早「吉農冰城(薰衣草冰淇淋)」報到,現在中午在「南興冰店」,還有稍後的南方澳的「花生捲冰淇淋」,真滿足! 
 


 

_MG_2761.jpg

↑↓ 蘇花公路116.7公里,蘇澳往東澳途中有座「慶安堂」,神龕供奉著「開路先鋒爺」,當地人稱為「石牌公」

_MG_2762.jpg

源由於1916年(大正5年)在開鑿「東海徒步道」時因發生了火藥爆炸事件,造成施工人員死亡而立下了一方「遭難碑」,最初只有3人之後殉職人員增為6位,光復之後加上開闢「蘇花公路」而殉職人員增加到13位,日人的「遭難碑」在歷史改朝換代中已由「開路先鋒爺」所取代,而殉職者人名不論朝代更迭並未被改變

_MG_2763.jpg


_MG_2764.jpg

 於「慶安堂」可遠眺烏石鼻岬角,隨美景長伴著開路先鋒爺們的英靈,當走過蘇花公路,經過此地時都能致上一份誠敬與感念的心...
 




「烏巖角停車場」也可以清楚眺攬烏石鼻岬角,這裡經常有咖啡車,回程時可以停下來喝咖啡賞美景喔!好美的風景,"溫阿母"說要喝咖啡了...
 



P1010159.jpg
↑ 在南方澳用完午餐,時間還早,決定回澳底...



MG_3114-580.jpg
↑ 以為有GPS測速雷達就萬無一失,當碰到流動式相機!但在台9線131k+900南澳段南下一樣要失血!

參考資料《台灣古道誌》、《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Day1 己丑花蓮‧百看不厭太魯閣

Day2 己丑花蓮‧山與海ㄉ北回歸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慢慢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