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SC003833.jpg

澎湖旅遊將以成發旅遊玩家旅行社的活動來進行,因為阿瑩之前參加過成發旅遊,但是天有不測風雲在要出發前幾天阿瑩住院了,因行程主要由阿瑩統籌作確認與訂購,細節上大家還不是很明瞭,怎麼辦隔不到一星期就要出發了,這時只能分工方式辦好未完成的部分,雖然少了阿瑩相伴我們的心也早已飛到澎湖,但大家還是祝他在天...ㄟ~早日康復啦! 慢慢來相簿

 


★7/2 第一天 台中-馬公 /立榮航空 /班次:B70633 /出發:07:30 /到達:08:05
本島機車自由行
▲夜釣小管
★7/3 第二天 精緻休閒漁業(約4-5hr)、東海親水遊(約4-5hr)
▲員貝活動>【抱礅抓魚】、【海田踏浪】、【與魚有約】
▲海上平台>【休閒海釣】、【趣味炭烤】、【風味點心】
▲觀光漁場>【海鱺征霸戰】、【花枝水舞秀】、【河豚跳曼波】、【大鯛競技場】、【現烤海鮮味】
▲東海巡禮>【文房四寶】的傳奇貫穿古今,【百褶裙】的風采依舊閃耀。鑲嵌於蔚藍海岸, 沿伸象徵著漁人勤奮與富裕的【鳥嶼】,島上高聳柱狀排列,屹立不搖的玄武岩,守護著平穩樸實的【小富士山】及披露白紗若隱若現的【小白沙嶼】,渡過無數驚濤駭浪,閱盡穹蒼物換星移。在【玄武岩】峭壁下佇足....默然不語。
★7/4 第三天 南海遨遊,七美、望安二島(約6hr)
▲七美嶼>【七美人塚】的故事訴說著堅貞,【望夫石】的傳說代表著癡情,【石獅】、石龍展現島民的壯志,【雙心石滬】傳承代代的心手相連、這就是大嶼的先民文化。
▲望安島>【天台山】的仙跡岩,烙印你的夢想。【花宅古厝】幽情,找尋美好回憶,【綠蠵龜】的保育,延續對生命的熱愛,流傳在這名為蜜月島的八罩嶼。
★7/5 第四天 馬公-台中 /立榮航空 /班次:B70628 /出發:19:25 /到達:20:00
▲睡飽飽>機車趴趴走,一切慢慢來>收心賦歸,滿載而歸。



_MG_4446.jpg

登機啦!特別選擇在台中搭機,覺得新竹到台中機場比到松山機場的路程規劃好走,梅花3南下沙鹿交流道走中清路往東850公尺左轉中航路可抵達台中機場,周圍又方便停車。



清晨4點半起床到了機場還在精神不濟,等上了飛機後YA~精神恢復了,當澎湖列嶼出現眼前,大家都HIGH起來了

 

 


 



早餐趕來吃牛雜湯,店家生意絡繹不絕,真的不錯吃喔!



澎湖牛雜湯-TVBS-G食尚玩家 @ Yahoo! Video

 


 

_MG_4477.jpg

菊島趴趴GO~ 這次參加「成發旅遊」的行程,其中包括二天機車的借用,所以一下飛機將行李寄放皇家海洋,就馬上到成發報到牽 "歐兜拜",出發RUN第一天的行程。

DSC002121.jpg

203縣道經中正橋進入白沙鄉,眼前漸漸出現高聳白色巨塔的風車(Wind Farm),「中屯風場」於2001年10月開始商轉,是台灣第二座風力發電廠。

_MG_4480.jpg

 



DSC00162.jpg



澎湖地標「澎湖跨海大橋」,跨海大橋尚未興建前白沙鄉西嶼鄉之間的交通相當不便,居民往返都依賴船隻,當氣候不佳便無法通行。直到民國54年開始動工興建跨海大橋,於民國60年完工通車,大大紓解了兩鄉之間的交通,跨海大橋在80年代就成了澎湖的代表地標,在當時也是東南亞第一座深海大橋。澎湖跨海大橋在使用數十年,因橋墩沖蝕及長年季風吹襲腐蝕,且因觀光交通量快速成長,原本車道已不敷使用,即編列經費改建大橋至民國85年新跨海大橋竣工通車,雙線道新橋提供了更加寬闊舒坦的行車空間。

_MG_4512.jpg

昔日的舊跨海大橋,現在只能從圖片和遺留下來的舊橋墩作憑弔...

 

舊跨海大橋.jpg
 


DSCI3141.jpg

通樑古榕保安宮旁「榕樹下金聰原味仙人掌冰」店,咦~好熟的阿嬤喔!啊~「MIT台灣誌」那一集有收看,主持人蔣偉文同阿嬤學做仙人掌冰,話才說完,咱們阿已飛到阿嬤身旁,直說要幫忙,真敢~輪家都已經臉紅了,兩人一陣手忙腳亂,怎麼看都在幫倒忙,連幫他們拍照的Timing都抓不到,一點都不協調,太假了~哈

找到那一集片段 澎湖通梁古榕-MIT台灣誌


 




仙人掌冰最夯的還是易家仙人掌冰了,從最早吳念真的「台灣念真情」報導,之後諸多媒體也相繼介紹,易家就成了觀光客指名非吃不可的仙人掌冰,或許中午休息時間,進易家要買仙人掌冰卻撲了個空,買不到仙人掌冰,阿福就玩起人家的西瓜。

 



_MG_4553.jpg

「二崁聚落」因南、北各兩處小高地夾握著聚落,澎湖人稱高地為「崁」,因此古名二崁。座落西嶼東濱的二崁聚落缺乏良港與渥田,經濟活動困乏,無法供養早期3、400人的村民,於是村民紛紛往台南、嘉義謀生,村民數量不增反減,如今僅剩70餘位村民。曾經有記錄,整整十餘年二崁村才有一個呱呱墜地的小嬰兒,顯見二崁村人口老化與銳減的速度。

_MG_4552.jpg

澎湖的名產「咾咕石」,在澎湖有句俗諺說「要娶某,先擔三年咾咕」,因為早期的澎湖沒有任何的建材,不像金門還有著名花崗石,所以當地人要建屋都得就地取材,而澎湖的潮間帶有許多的珊瑚化石,就成為了澎湖的民眾蓋房的建材,然而因為只有在退潮時才能到海邊撿拾,所以要蓋一間房子就需要可觀的材料,一般人是需要花費近三年的時間,才能將一間房子興建而成,所以澎湖人就以此比喻,想要結婚就要有一定的肩頭才行。



民風純樸的地方,故外戶而不閉,門鎖只拿來防君子的,才幾秒鐘就給阿福破解~太強了



_MG_4526.jpg

鮮橘嫩黃的天人菊,有著強韌的生命力,正如島民在惡劣環境下百屈不饒的精神一樣,因而被選為澎湖縣花。之前來澎湖都還可以見到野地的天人菊,但現在所見的都是經人為栽種,跟回憶有落差有點失望。本來慢慢來家也種有一棵是從後龍外埔漁港帶回來種的,但去年88風災卻成了受害者,被強勁風勢折斷而枯萎。
↓ 反到是,現在澎湖野外較強勢植物是有生態殺手之稱的「銀合歡」,之前看過報導,竹北高鐵站前空地也都佈滿銀合歡,已對本土在地植物產生取代的威脅。

 



↓ 自由行的好處,就是走到那停到那很隨性,但缺點是要曬得黑黑的,曬完過後明明是陽光型男,都要被說成外勞、水泥工、綁鐵工...,所以這陣子要進入相親的閉關期,長相都抱歉了現在又更嚇人~哈,言歸正傳,瀏覽203縣道風光,被一角落極為動人的景色吸引住,如果有比基尼在那更棒,這裡不會有,哇~白茅花草原,綠色草原飄逸著白色浪花,又有一頭也是白色的黃牛相輝印,甚感白陽時期的殊聖!
「白茅」,禾本科,多年生草本,地下莖甚發達,茅草屋是台灣先民傳統建築的一種,是屋頂覆蓋的最佳材料,在中藥方面:白茅地下根莖被稱為茅根,味甜,有去寒熱、利尿之效,是非常著名的涼茶原料。

_MG_4601.jpg


 




「西嶼西台(西台古堡)」位在西嶼島(漁翁島)西南端,屬西嶼鄉外垵村,始建於清光緒13年,當時中法戰爭甫告結束,清廷有鑑於東南海防之重要,在劉銘傳李鴻章力爭之下,撜款興建,為國家一級古蹟。整座堡疊佔地8.15公頃,設計成山字形,裝有19世紀最新的大砲四門。日據時期,日軍一度在此防守,石砲均被搬走,只剩下空蕩蕩的置彈座立。爬到古堡上眺望,右邊為外垵村,正前方則為波碧浪靜的馬公灣。致明麗動人。若由古堡後方沿小路左行,有一片平坦的草地,可望見內垵港口的風光,白紅相間的民房在陽光閃爍照映下,有點像西班牙地中海的海岸風光,景致明麗動人。
_MG_4598.jpg

 瑪莉兄弟阿懋

P.S 中法戰爭的歷史
為佔領越南,法國海軍遠東艦隊司令孤拔(Courbet)中將,下令攻打雞籠,以佔領臺灣來威脅清廷就範,並為取得雞籠(今基隆)當地的煤礦作為船隻燃料,法軍於1884年10月2日(光緒10年)佔領雞籠。1885年初,法海軍陸戰部隊又從基隆台北進攻未果。1885年3月底,法軍佔領澎湖島及漁翁島。但鎮海之戰中,法艦遭到扼守招寶山炮台還擊,孤拔的座艦被擊中,孤拔於6月11日死於澎湖馬公,一說是被清軍擊成重傷而死,一說染病而死。(孤拔紀念碑位於民生路與民族路交叉之處)

 






「西嶼燈塔」座落在西嶼島西南的外垵村,為台灣地區最古老的燈塔,名列國家二級古蹟。清乾隆43年(1778年)為了航海安全,村落西側建起一座5丈高的石燈,上面立有7尺高的浮屠為海上標誌,道光8年(1828年)改建為燈塔,當時命名「西嶼燈塔」。光緒元年(1875年),又改建為西式燈塔即今日所建之面貌,建好時,塔高3丈8尺,1824年起這170年內多次整修方呈現現在白漆圓鐵柱狀的模樣,改稱為「漁翁島燈塔」,西嶼燈塔可以說是台灣地區最早的洋式燈塔,散步西嶼燈塔園區,西式洋樓、雪白的咾咕石圍牆都足以感受到一股強烈的希臘風或者說是普羅旺斯的味道...
西嶼鄉的外垵村,澎湖最西之處,清代所稱「外塹」就是現在外垵,為一典型的漁村社區,全村漁船數量之多居全縣之冠,居民生性粗獷、好客、熱情,男性多以捕魚為業,村民多信奉道教為主。

 

市區古蹟-中央街巡禮

中央街─四眼井─乾益堂藥膳蛋─阿福的店─菊島軼事─澎湖天后宮

_MG_5128.jpg

中央街有「澎湖第一街」之稱,俗稱的媽宮(馬公)的街內,不但是馬公發展成市鎮的濫觴,也是台灣地區現存最早的漢人聚落。可能遠在宋、元時代,就有少數的閩南居民,來窪地西側(今復興里,俗稱「海頭」)和現在的中央街北端(俗稱「頂街」)結廬漁墾。後者的腹地較寬,在聚集了相當的人口之後,就共同在窪地的頂端挖了一口大井稱「四眼井」。
澎湖天后宮建於明萬曆20年(1592年),位於澎湖馬公市中央里,是全台歷史最悠久的媽祖廟,而列為國家一級古蹟。廟體出自唐山名匠之手,此廟不只供奉媽祖,並擁有台灣最早的碑跡-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碑,另外還有清乾隆皇帝御賜所題「與天同功」的金匾。陳列於二樓清風閣文物館中,皆為珍貴的歷史文物。

_MG_5066.jpg

天后宮早在明朝中葉後,當時只是漁民、船戶暫寄供奉船頭媽祖的小廟。清康熙22年(1683),施琅攻取澎湖,平定台灣後,媽宮更成了戍台班兵(清軍)點檢寄渡的兵站。由於軍隊的消費性需求增加,天后宮附近才逐漸出現店戶和原在天后宮前的魚市形成了媽宮的街市。雍正、乾隆年間,媽宮街的一些殷實商賈,因台、廈之間的貿易,經銷澎湖無法生產的民生商品,而組織了「台廈郊」(稱為「街內」郊戶)。清光緒11年(1885)法軍攻澎之役,女宮街先後遭到廣勇、台勇(清朝的戍兵)及法軍的掠奪,損失相當慘重。





到了日據時期,中央街又在日本人的規劃下創造了空前的繁榮。當時被畫為「宮內町」和「南町一區」的中央街,不但是馬公的商業中心,更因為新設了許多日式的玩樂場所,而出現了包含日本文化的特殊街屋風貌。台灣光復後,馬公的市中心才逐漸的北移至文康市場一帶,早期的真善美戲院而到現在的北辰市場。民國60年代,縣政府為了挽救中央街逐漸凋零的頹勢,雖然開闢了惠民和惠安兩條新路,欲重建中央街商業活力,反而破壞了中央街的原有格局。

_MG_5131.jpg



DSCI3623.jpg



 菊島軼事的T恤慢慢來也有一件,是多年前參加桂冠旅遊送的
 
_MG_5117.jpg

「馬公城隍廟」至今已有兩百多年歷史列為三級古蹟,是非常典型且具有代表性的城隍廟,寺廟大門口的「你來了」匾額,讓人一進廟即感受到與廟外不一樣的嚴肅氣氛,再來的「悔者遲」與其他「天知地知爾知我知何謂無知」、「善報惡報遲報速報終須有報」等牌匾帶著濃厚的警世語氣。馬公城隍廟不單只是一座歷史古蹟,也是當地居民的重要信仰,至今仍香火鼎盛,香客絡繹不絕。

_MG_4833.jpg

媽宮城建於清光緒30年(1904年),是清朝最後一座防禦性城池,別名為澎湖城、光緒城,為國家二級古蹟,於民國75年修成現在的模樣。媽宮城共有6座城門,因年代久遠,除順承門外,其餘都已坍塌,只剩這個拱門供人回憶昔日風光。



_MG_4882.jpg

觀音亭建於清康熙35年(西元1696年),位於澎湖灣畔,供奉南海觀世音菩薩。因中法戰爭(1884年)遭受破壞,於光緒17(1891)年改建,為國家三級古蹟。
澎湖灣水域淺很適合戲水,傍晚時在這裡一切步調都會慢下來好讓人放鬆沒煩惱了,玩水的人盡情享受清涼,不玩水的人就在岸邊欣賞夕陽美景,沒有伴侶的,就拿起手中的相機等待最美的一刻,看~玩水的會不會穿幫,不玩水的會不會有驚人之舉...又說到那裡去了,是等待日落時所帶來天際視覺的變化,就趕緊按下快門啦~

_MG_4878.jpg


 

阿懋賢伉儷對話篇!

_MG_4847.jpg
妻:懋~輪家說一個謎語給泥猜!好嗎?
懋:好啊~這比摘星星還簡單,難不倒我滴...
_MG_4848.jpg
妻:就是,「如果超人保護地球,那誰要保護城市啊?」
懋:呃~~...超人......城市???
_MG_4849.jpg
懋:親愛的!這有點難...猜不出來耶!
妻:阿那答~泥好笨喔!...嘻~
_MG_4850.jpg
妻:答案就是~「螢幕啊!因為螢幕保護"程式"」...
懋:好冷ing...好瞎的答案,j我受不了,我們分手吧!
P.S 搏君一笑,阿懋賢伉儷是恩愛夫妻呢!...


_MG_5091.jpg
↑↓ 山水沙灘至從「螢幕保護"程式"」事件後,讓他們的感情更加恩愛,胡說~他們本來就粉恩愛的。
_MG_5094.jpg


 


↑↓ 風櫃洞位在風櫃半島的尾端是古老的漁村,因侯孝賢的電影「風櫃來的人」一片聲名大噪。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要把握~要好好把握眼前美好的!對岸清晰的島嶼是「雞籠嶼」,遠處朦朧就是「漁翁島」了。
_MG_5112.jpg


 


_MG_4487.jpg
↑↓ 出發前後的腳丫,多少還是有差別
DSC005781.jpg


 

 



賦歸,第一次搭螺旋槳飛機,為加拿大龐巴迪公司製造的DASH 8-Q300型客機。來時坐的是麥道MD-90,這趟旅行已把立榮航空機隊這二種機型都坐到了...
 

 

試吃幾家後,覺得源利軒的黑糖糕比較好吃。在澎湖時剛好發生"冰人事件",還好沒買到那一家的。
_MG_5197.jpg



庚寅菊島軼事‧坐船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慢慢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