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維新使日本成為強盛帝國,軍國主義抬頭有了積極擴張版圖的「南進政策」,因台灣的戰略位置被覬覦為所謂南進基地,企圖南進的日本利用「牡丹社事件」機會有了藉口出兵台灣,甲午戰爭後簽訂馬關條約,內容出現割讓台灣,這跟牡丹社事件有相當大的關係。
<近因>
1871年(清同治10年;日明治4年)10月,琉球宮古島的二艘船前往那霸國進貢,11月6日回航時遭遇到颱風,其中一艘春立號漂流至台灣東南部八瑤灣,船上有69人,66人登岸幾天後遇上排彎族高士佛社原住民,因搶奪或言語不通的誤會,54人慘遭殺害,其餘12人獲社寮居民鄧天保、楊友旺、宋國隆等人營救逃過一劫,史稱「宮古島民台灣遭害事件」,原本就企圖南進的日本利用這次機會出兵台灣。
八瑤灣(屏東滿州鄉九棚村)
<準備>
日本具體對台出兵雖然是在琉球籓民遇害後三年才展開,但在1872年間已有樺山資紀(後任第一任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第四任總督)及水野遵(第一任台灣民政局長)一行人已來台作登陸調查。
樺山資紀
1873年3月,日本政府赴北京為琉球籓民遇害事件進行交涉,當時清廷卻回應「生番皆化外,猶如貴國之蝦夷,不服王化,萬國之野蠻人大部如此」,當還在與清廷交涉時又發生日本秋田民船於台灣東部遭劫掠,面對清廷消極的態度,日本政府就以「生番既屬我國化外,問罪不問罪,由貴國裁奪」,有了侵台的理由。
1874年4月4日,特別設立與台灣有關的「台灣蕃地事務局」,任陸軍中將西鄉從道為都督,聘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為外交顧問,為興師而準備。出兵前夕,清廷閩浙總督得知日本將出兵台灣而震驚並積極阻止出兵,最後日本政府迫於國際輿論壓力決定暫停此次軍事行動,但西鄉從道以「已經準備妥當」為由拒不受命,斷然率3,658名官兵出征台灣,這也是日本軍國主義軍官在戰場上獨斷獨行的濫觴,軍事先決再由政治追認,充分表現軍國主義的原型(prototype),文史學家司馬遼太郎曾評論這次出兵完全是無名之師,稱為「官制的倭寇(官製の和寇)」。
台灣蕃地事務局西鄉從道都督
<討伐>
1874年5月6日(清同治13年,日明治7年),日本軍艦有功丸號已進入瑯嶠灣,5月10日陸續於社寮登陸建立大本營,開啟史稱「牡丹社事件」的序幕。5月11日,日軍與牡丹社頭目進行談判,最後談判破裂並約定於四重溪石門隘口(今石門古戰場)決一死戰,5月18日至5月21日,日軍與原住民開始有小規模的戰鬥已互有傷亡。
瑯嶠灣(今屏東縣車城鄉射寮村),牡丹社事件日軍於此登陸
5月22日,日本陸軍中校佐久間左馬太(第五任總督)率領二小隊150人進抵石門隘口展開正面對決,遭到牡丹社原住民強烈抵抗,當日軍陸戰隊攀上峭壁取得制高點使整個情勢逆轉原住民敗逃日軍攻陷石門,牡丹社頭目阿祿古(Aruqu)父子以下16人戰死於石門戰役。
昔日石門隘口(今屏東縣牡丹鄉石門村)
經此戰役,多數採觀望態度的原住民蕃社皆屈服於日軍,6月1日起日軍兵分三路開始掃蕩未投降的牡丹、高士佛、女仍等社,前進的沿途只有小規模抵抗,佔領部落後即燒屋焚村,7月1日牡丹社、高士佛社、女仍社終於投降,這場戰役於二十天內結束。
歸順蕃社保護旗
討伐結束後,日軍移營至龜山(今車城國立海生館附近)長期駐紮,這起事件是日本從明治維新以來首次對外出兵,也是清廷與日本在近代史上第一次的重要外交事件,中國方面稱為「牡丹社事件」,日本則稱為「台湾出兵」或「征台之役」,各具代表意義。
明治七年討蕃軍本營地碑與高地的龜山(H 72m)
第五任台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對台灣的影響相當大,特別是對原住民,他向來主張以武力來鎮壓原住民迫使全台原住民的歸順,是所有台灣總督中對付原住民手段是最強硬的,被比喻為所謂的「理蕃總督」,所以理蕃成為他引以為傲的事業。為什麼他對於原住民會如此強硬手段去治理,甚至認為只有軍事行動才能解決原住民問題,可能與牡丹社事件有所關連吧!1910年(清宣統2年;明治43年),就任第五任台灣總督,便開始積極推行「五年理番計畫」,於1914年(大正3年)5月23日,發動了「太魯閣蕃討伐戰」並以總督之尊親征,以強大兵力鎮壓太魯閣族,揭開強硬的理蕃事業。
佐久間左馬太
<交涉>
牡丹社事件發生後給清廷很大的震撼,使清廷對台經營由消極轉為積極,一方面照會日本說明「生番之地」係屬中國版圖,一方面派船政大臣沈葆楨為欽差赴台全權處理善後,先後調派萬名洋槍隊渡台積極備戰。交涉當時駐紮在台的日軍因熱病侵襲已病歿561人,官兵因病折損的人數比討蕃陣亡12人還多,深感難以持續使雙方戰力的情勢有了變化,因此沈葆楨在談判地位頓時提升許多,立下台灣建省的基礎。
船政總理大臣沈葆楨
<結果>
1874年9月22日,清廷與日本締結「北京專約」:
1.清廷賠償日方40萬兩。(清帝國國力已顯日衰)
2.賠償琉球難民10萬兩。(被討伐的牡丹社、高士佛社等排灣原住民並未得到任何補償,算是無辜的一方)
3.琉球成為日本的籓屬國。(清廷從此喪失琉球這個藩屬國)
來台處理牡丹社事件欽差沈葆楨奏請辦理台灣防務,沈葆楨在奏摺中說:「此次之善後與往時不同,臺地之所謂善後,即臺地之所謂創始也。」一改之前的消極態度,轉為積極治理,他主張為防患未然需經營後山並打破前後山的阻隔,於是奏請開山撫番並開築後山三路(北路蘇花古道、中路八通關古道、南路崑崙坳),1875年(同治13年)分北、中、南三路開山,在琅嶠(今恆春)增設恆春縣,將大陸渡台及台民入番地等限制予以弛禁,使台海、前後山可以互通往來。
牡丹社事件與羅發號事件的關連
1867年(清同治6年)3月,美國商船「羅發號(ROVER)」在台灣南端七星岩(鵝鑾鼻附近)觸礁,船長亨特夫婦與船員共14人,於琅瑙尾龜仔角鼻山登岸,即被當地原住民科亞爾族戕害,僅2位中國籍船員逃過此劫。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C. W. Le Gendre,又名李讓禮)獲訊,函報北京美國使館及華府並積極與閩浙總督吳棠暨福建巡撫李福泰交涉未獲滿意答覆,並向國務院建議佔領台灣但國務院否決其建議。
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
然而美國亞細亞艦隊卻在李仙得唆使下採取武力遠征台灣,於6月美國海軍憑藉其船堅砲利的軍事優勢強行登陸,仍不敵善於利用地勢原住民的痛擊使美軍被迫撤退,美軍受挫卻不肯就此罷休恫嚇將再報復,清廷見事態嚴重乃嚴飭台灣鎮總兵劉明燈與廈門領事李仙得商討善後事宜,以「實質的和平」解決此事件。這事件讓恆春半島在國際間受到矚目,在英、美等國的強烈要求下,於1883年(光緒9年)4月1日,「鵝鑾鼻燈塔」經由清國海關總稅務司英國客卿赫德(Robert Hart)籌建完成,為台灣第一座燈塔亦是「羅發號事件」的善後工作之一。李仙得以處理羅發號的經驗指出,中國政教不及「番地」,日本可用「番地無主論」作為出兵台灣的大義,所以在牡丹社事件中,李仙得受到了日本政府的器重被聘為外交顧問,在日軍侵略台灣扮演了為虎作倀的角色,極像是「羅發號事件」的復仇,所以「羅發號事件」成為日本當局對台出兵的前車之鑑。
鵝鑾鼻燈塔
<相關歷史資產>
「琉球藩民五十四名墓」
位於屏東縣車城鄉統埔村,1871年(清同治10年),因颱風漂流至恆春八瑤灣的其中54名琉球人遭排灣族人殺害,被殺害者屍首由楊友旺及客籍張眉婆、林碰獅等人以一塚安葬於統埔村落邊,日本政府藉此事在1874年(同治13年)發動「牡丹社事件」。日軍首領西鄉從道每年給付年金,囑咐林阿九家族代為管理祭祀,日治時期則定期祭拜維護。大正14年(1925年)當年倖免於難的琉球人島袋龜在來台發起琉球藩民墓整修運動,並出版《牡丹社遭難民墓碑改修報告書》。1926年(大正15年),藩民墓開始整修,遭難者名單刻於碑上,1927年(昭和2年)12月完工。1978年(民國67年),沖繩史家又吉盛清來台,並分別於日、琉、台三地,推動「臺灣遭害者之墓」與「琉球藩民墓」改修工作。1981年(民國70年),取得屏東縣政府、車城鄉公所同意興工,民國71年3月改建完畢,但將墓碑上的「大日本」三字塗掉。民國89年碑文上的「大日本」字樣再恢復碑體原貌。
「澄清海宇還我河山」
1895年台灣因馬關條約割讓予日本,於1936年(昭和11年),總督府在石門隘口虱母山上興建「西鄉都督遺績記念碑」,表彰西鄉都督勝利的光榮。唯台灣光復後,屏東首任縣長張山鐘認為該碑有辱國風,便將「西鄉紀念碑」撤換成「澄清海宇還我河山」,以彰顯原住民誓死不屈的偉大精神。
西鄉都督遺績記念碑原跡舊照
「征蕃役戰死病殁忠魂碑」
藉以紀念牡丹社事件中陣亡的日兵。現今「征蕃役戰死病殁忠魂碑」原碑已毀壞僅留基座,遷建於西鄉都督遺跡碑之側。
忠魂碑原碑已毀壞,目前留有基座
征蕃役戰死病歿者忠魂碑原跡舊照
忠魂碑基座後方,還可以找到忠魂碑的「碑」字部份。
「石門古戰場」
牡丹社事件主要戰場(今屏東縣牡丹鄉石門村),四重溪溪谷倏然在此緊縮成一處小峽谷,兩山對峙型成天險的隘口。當時日軍與牡丹社頭目因談判破裂並約定於此石門隘口決一死戰,1874年5月22日,日本陸軍中校佐久間左馬太率隊進抵石門天險時遭到牡丹社原住民強烈抵抗,日軍在取得制高點情勢逆轉,牡丹社頭目阿祿古父子以下16人戰死。
「龜山」
日軍在進擊牡丹社之後,便在楓港、豬勞束(滿州鄉里德村舊名)海岸重兵把守蕃地入口並在龜山設立軍本營,曾是日軍重要的軍事要塞,所以留有廢棄的軍事坑道。
「明治七年討蕃軍本營地」
1874年(明治7年)5月22日,西鄉從道征臺部隊三千多人自射寮(今車城鄉射寮村)登陸展開牡丹社事件戰端,直到同年12月收兵返國,其間有半年之久駐營此地。
「二鯤鯓砲台」
位於臺南市,1874年日本發動牡丹社事件時,清廷一面向日本抗議,一面派船政大臣沈葆楨辦理台灣等地海防兼理各國事務大臣。沈葆楨以安平形勢險峻奏請建造仿西洋式砲台一座,砲台由法國人帛爾陀(Berthaud)設計,同治十三年(1874年)起建,光緒二年(1876年)完工,當時安平南邊有一至七鯤鯓等七個沙洲島,砲台位於二鯤鯓上故稱「二鯤鯓砲台」,因砲台入口城門上方有沈葆楨提額「億載金城」亦稱「億載金城」或相對於「安平小砲台」稱為「安平大砲台」。
「鵝鑾鼻燈塔」
屏東縣歷史建築,位於恆春鎮鵝鑾里燈塔路90號,1867年(清同治6年)3月9日,一艘美國籍商船「羅發號」從汕頭駛往牛莊途中,航行至鵝鑾鼻西南七星岩附近,觸礁沉沒,船員登岸後遭受龜仔角(社頂)原住民襲擊,除清國水手2人逃過此劫其於全部罹難,應英、美等國要求下,於1881年(清光緒7年)11月籌設。
參考資料《古戰場風雲錄 - 浴血古石門》
聲明:引用他人作品,為分享性質,著作權仍為原創作者,如侵權請先告知...謝謝!
留言列表